返回

太平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4章 彭蠡泽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前带来的地图,一边看着眼前的景色,暗自腹诽道。

    作为曾经的中国地质大学学生,魏聪当然知道在湖北、江西、安徽三省交界之处,长江自西向东流过。长江南岸属于江西省,自江西腹地而来的赣江水通过鄱阳湖湖口自南向北汇入长江。长江北岸则分属湖北、安徽两省,其中湖口上游大致属于湖北、湖口下游则归属安徽。

    在这一带的长江北岸,有一大片东西逶迤相连的湖泊群;东西绵延近一百公里,南北宽度约二十公里,与长江南岸的鄱阳湖隔江相对。在今天,江北的这片湖群自西向东依次被称作龙感湖、龙湖、大官湖、黄湖、泊湖等。这片湖群的主体位于安徽宿松县境内,此外最西端的龙感湖有一小部分属于湖北黄梅县。江北诸湖是一个较为独立的水系,湖水自西向东缓缓流动,最终通过望江县华阳河流入长江。

    在江北湖群与长江之间夹持着一条近八十公里长,五至十公里宽的地峡状冲积平原。在这一段江北地峡状平原的长江对岸、湖口的下游,是面山枕江的江西彭泽县。

    由于在隋唐之后,彭蠡泽成为了鄱阳湖的代称。所以魏聪一直认为彭蠡泽应该在长江的南岸,至多比现代鄱阳湖更大一些。可他不知道的是,在西汉以前,那条将长江和江北湖群分隔开来的地峡状冲积平原是不存在的,换句话说,今天的龙感湖、龙湖、大官湖、黄湖、泊湖等一系列位于长江以北的湖泊与长江,乃至今天长江南岸的鄱阳湖是完全连在一起的,这一切都属于一个方圆数百里、烟波浩渺的古老大湖——彭蠡泽。这个古老大湖和长江主河道是完全融合在一起,是个过水性湖泊。

    从地形图上看,北部的大别山、西南的幕阜山、东南的黄山(皖南山群)这三座大山的不约而同的围拱在一块方圆近一百公里的区域。远古时代,这块三山围拱的区域在北部华北板块和南部扬子板块的碰撞交织下,一直是一块地堑型谷地的底部;甚至一度是古扬子海深入淮阳古陆的海湾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第94章 彭蠡泽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